张铜彦
2014年下半年以来,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网络电台、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联合制作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作品,以招贴画、展板、工地围挡、户外显示屏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各类媒体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机场、车站、街头、社区、宾馆、饭店等,到处悬挂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招贴画;电影、电视、报刊、网站,到处播放、刊登着这样的公益广告。只要你走出家门,随处可以看到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公益宣传广告。
作为一名书法家,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回忆起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的全过程,获益很多,感触颇深。
2014年4月17日,接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下达的创作任务后,我立即停下手中一切工作,连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到文字进行悉心的研读领会,反复揣摩如何实现24个字丰富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最终选定端庄厚重的伊体隶书作为创作书体,并逐字研究结体和章法布局,打好创作样稿,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次日凌晨3点左右,一觉醒来马上起床投入正式创作。此时体力精力充沛,创作欲望强烈,而且夜深人静有利于进入状态。我按照预先构思的章法和结字,凝神聚气、蘸墨铺毫、如抒胸臆、一气呵成,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品寄出数月后,不断有朋友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微信,告诉我在首都机场、北京西站、南站、地铁、主要公交站、国贸桥东北角、西单金融街、全国政协礼堂南广场工地、北京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等处的大型广告牌、电子大屏幕、建筑围挡、户外灯箱上,以及南京、南宁、沈阳、贵阳、呼和浩特、绍兴、威海、本溪等地公共场所显著位置的广告牌、宣传橱窗、宾馆饭店的招贴画上,都看到了我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9月29日,《环球时报》、《北京晚报》分别在第9版刊出由中宣部宣教局制发的整版国庆公益广告;今年2月24日《光明日报》第4版、2月25日《人民日报》第8版刊发的两幅整版新春公益广告,都选用了我书写的这幅隶书作品。特别是《光明日报》刊登的宣传画,将我的拙作与欧阳中石大师的墨宝设计融合为一体,让我深感荣幸和忐忑。据个人了解,截至目前,中宣部宣教局采用我这一作品设计制作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招贴画已达170余种,并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单位选中使用,发挥了它应有的宣传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一幅正常创作的书法作品能够如此大范围和较高规格传播使用,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说心里话,我在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民日报漫画增刊和各地宣传部、文明办没有任何关系,在书法界不是什么大家,在中国书协也没有领导职务,为什么创作的作品选用率这么高,而且被放大用在国贸桥东北侧长约六十米、高达6米左右的大广告牌上,北京南站候车厅的高大灯箱上,菜市口工地高大围挡墙上,以及沈阳市等地高楼大厦的巨幅广告上。我想,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传递正能量的巨大效应外,从艺术角度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这次创作使用的书体,是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临摹伊秉绶隶书,并不断吸收前人书法精华、反复揉合个人理解感悟形成的,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自成风貌,业内人士评论其“方正圆劲、沉浑厚重”,这与书写内容比较和谐相应,表现效果明显;在创作过程中,我力求使整幅作品不板不草、不浮不厉、正中出奇、拙里藏巧,让老百姓既认得出,又看着美,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特别是由于我多年练习榜书大字,写出来的隶书不惧大、不厌大,而且越大越有恢宏气势、正大气象,越有助于冲击视觉、引起共鸣。事实证明,榜书艺术在书法领域和宣传文化阵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是大有可为的。这也坚定了我继续深入研习创作榜书的信心。
总之,这次难忘的创作实践活动,让我倍感欣慰、倍受鼓舞,同时深切体悟到,作为书法家,不仅要用心写好、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紧的是带头学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坚持用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引领艺术追求,才能做到艺术之树长青。因此,要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永远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成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被名利金钱所困,不被歪风俗气所扰,浓墨重彩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大写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要始终保持光大传统文化的饱满激情和严肃态度,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攀登书法艺术高峰,努力创作出既被专家认可又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真正用富有鲜明个性特征、具有精湛艺术水准、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精品佳作,向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给时代树碑。
(2015年3月1日于静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