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杂志记者 刘 娜
2010年腊八节的上午,北京寒风呼啸。
我如约来到坐落在长椿街附近的一个小区,拜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张铜彦老师。
张老师的家和我对一个“书法痴人”居室的猜想几乎分毫不差。主卧屋门上方扇面匾额上三个隶书大字:静心斋。四面墙上,错落有致,是静心斋主人的墨宝。客厅中间一张1.5米×4米的书画案。笔、墨、纸、砚、书帖密密地占据着桌子的三边,空出来的一边平展地铺着一张四尺印着红格的宣纸。冬天的阳光照进温暖的室内,其中一束正印在纸上,细碎的阳光中带着醉人的墨香,衬着桌角一小碟艳红的草莓,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有趣。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从张铜彦那敦厚、大气、刚劲的大隶书开始知道他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书法生涯是从和哥哥学画开始的。那时练就的基本功,让14岁的张铜彦在空军特种兵招收中以一幅现场素描脱颖而出,开始了在部队20年的戎马故事,而部队工作中对绘图、写字的要求让张铜彦渐渐将兴趣由习画转向书法,这个兴趣一坚持就成了终生的最爱。
“痴者”无机心
1992年,张铜彦作为特殊人才,经国务院军转办特批转业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历任美术编辑、处长、副局长。不论职务是什么,不论工作多繁忙,读帖、临帖是张铜彦每天的功课。“我每天都会留一定的时间学习、研究、练功,其中一项基本功就是读帖与临帖。”“我现在正在研究赵孟頫的书法,今年是我的行楷年。每个时期我都有一个重点。”
在张铜彦的案头放着3个文件袋,里面分装着被拆成3份总共567页的《赵孟頫书法字汇》,这是今年张铜彦给自己的功课之一。“这本字汇编排得很好,每页把赵孟頫不同时期的字编在一起,有利于学习研究赵字的发展变化,学习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和由来传承”。张铜彦读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从不取机巧,不仅读字本身,更去读字的历史由来,一笔一划的风韵传承,由何而来、由谁而来,在向外的拓展延伸中,取其变化精髓,再为己所取、所学。
张铜彦痴迷于书法,他的“痴”在于他从不用“机心”,但求厚重,不求机巧。“习修书法有两条路:一条是单一型,专习某一种书体,或是专临某一个碑帖,这样出成绩快,但单一;另一条是综合型,就是各种书体都写。书法的脉络是一环扣一环,每一种体中还有很多种风格,走第二条路要付出很多,但只要坚持,不断否定与自我否定,最后写出来的一定是丰富的,其收益不是第一条路可以比的。广博的吸收与传承才会有真正的创新。”
张铜彦走的就是第二条路。他的书法端庄、雄厚、沉静、典雅,既有传统气韵,又见时代之色。这些皆得益于他的日久研习和“师法古”的学书之道。在学习书法的30余年里,张铜彦对多种书体、碑帖进行过大量临习。70年代初,他从楷书起步,从颜真卿的《勤礼碑》、《自书告身》入手,后追溯魏晋南北朝碑版法帖。其间,曾转攻《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并对刻石《论经书诗》、《刁遵墓誌》、《崔敬邕墓誌》、《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反复揣摩,取其古朴浑穆之致。其隶书主要研习《张迁碑》、《鲜于璜碑》、《乙瑛碑》、《石门颂》、汉简帛书等,对《好大王碑》、《张迁碑》、伊秉绶隶书用功尤勤。其行楷书以赵子昂《三门记》、《胆巴碑》、《妙严寺》为根基,进而从《始平公造像》、《圣教序》、《颜勤礼碑》、李邕《麓山寺碑》等书风中汲取营养,熔魏碑、唐楷、行楷等书体笔意为一炉,笔意敦厚,结体中正和雅,笔势刚劲,拙中藏巧,忠厚中见新风。而且在这中间,张铜彦还曾学习过刻印以增加其书法的金石味。
在大量读帖临帖,广泛吸取营养的过程中,张铜彦逐渐根据自己的性格、阅历、审美,选定了隶书、楷书作为主攻书体。张铜彦的隶书沉稳圆劲,率直古雅,既有《张迁碑》的方整、《石鼓文》的古朴,又有《乙瑛碑》的古雅、《胆巴碑》的灵秀;不但有《石门颂》的飘逸、《好大王碑》的遒劲,而且有伊秉绶隶书和颜真卿楷书的沉雄、厚重。而他的楷书则融入了赵孟頫书法中的笔意连带和气韵变化,笔势在行进起落间错落有度,在用笔的疾行与涩进间表达着笔墨趣味,形成了厚重古朴、雄浑刚劲、雅俗共赏的书风。
所有翰墨都是心性的映照。张铜彦之所以能在书法艺术中取得这样的成绩,形成自己沉稳、大气、藏巧于拙、静中见动、动中蕴稳的风范,与他在艺术追索中不存机巧心,忠厚为人,坚持抱朴中和是分不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曾说“张铜彦写字很虔诚”。张铜彦写字的笔是根据自己的书法风格摸索改进定做的;写字的纸是自己设计定做的;每一幅作品创造前都会先构思创作小样;“功夫在诗外”地多年研究古诗词,阅读文学著作,从音乐、建筑等不同领域中汲取营养;一本本的创作体会,创作感言……张铜彦用一颗勤奋严谨的“痴心”书写着自己的笔墨春秋。
“我就是要为推动中国金融书法事业发展而奋斗”
2004年,张铜彦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吃惊的决定:主动辞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申请提前退休。究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我确实痴迷于书法”,张铜彦说。
“这辈子要留点时间干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情,而且这(书法)也正是我们金融文化事业需要加强的地方。我要舍掉官位和仕途,集中精力把金融书法家协会这项工作做好。”“金融书协是我和我的助手,以及上级主管领导一起做起来的,我是首任主席。搞起来以后,不能徒有虚名,是要干事儿的。(这个事儿)就是要推动中国金融书法事业发展,为广大金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为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促进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创新做出贡献。我的后半生就为这个书法事业而活了。”
和练书法踏踏实实一样,张铜彦对金融书法事业的推动工作也是一样的风格。自金融书协成立以来,在中国金融工会的正确领导和组织下,张铜彦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金融行业特色的活动:多次组织全国金融系统大型书法展览和公益书法活动;多次配合中国金融工会组织书法家积极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各类书法展赛活动;多次组织“送文化下基层”慰问;开展书法普及教育、扩大书法队伍、加强学术研究工作等。在张铜彦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团体会员,不再仅仅是特邀列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而是拥有了正式代表和理事名额,并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可以直接向中国书协推荐国家级会员,中国书协的各级表彰以及重大活动,都有金融书协的名额和参与机会,享受了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书法家协会的同等待遇,为金融系统的书法人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古人说:字如其人。事实上,做事和为人是一样的,都能从字的风格中体现出来。在金融书法事业推动工作上,张铜彦也是以“敦厚中正,衡定中和”为主线,抓普及、抓提高、出精品、出人才、扩队伍。以条块结合的方式,推动各大金融机构、各省地市建立书法家协会”,同样的不急不过,在平衡中求发展,在稳定中谋突破。
张铜彦在总结自己30余年学书感受时说:“谁想在书学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谁就必须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去掉功利和浮躁,多继承优秀传统技法,然后再扬长避短,逐渐收缩,走向专精,从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这是张铜彦书法之路的选择,更是一种人格的姿态,是心性在沉静中磨砺而形于外的光彩。
(《金融博览》杂志2011年4月上半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