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书外功 书内功 图说价值观 出版物 学生作品

《崇尚经典——张铜彦书法作品展》专家观众点评集锦

发布时间:2016-06-18 20:12 浏览: 1051

1.jpg

       

       2016年5月28日至6月12日,书画频道为庆祝开播十周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书画频道美术馆独家主办了“崇尚经典——张铜彦书法作品展”。展览期间,记者采访了很多前来参观展览的著名书法家、评论家及现场观众。以下是根据录相资料整理的专家和观众点评。


王平.png


       王平(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


        这次我们在书画频道美术馆为中国书协第五、六届理事,中国金融书协第一、二届主席张铜彦老师做了一 个特别的展览,主题是“崇尚经典”,展览作品以隶书、楷书为主导。张老师长期从事书法组织的领导工作,始终坚守着中国书法的传统书风,他坚持崇尚经典,师宗先贤,刻苦研习书法,努力传达正能量。他的特点第一是坚守,第二是社会责任。他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长期跟随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书画频道走基层,服务大众。他现在正与我们书画频道一道传播中国的书法艺术,尤其在传统书风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和我们一起制作过“名家临碑帖”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好评。

我们书画频道特别推崇这样具有坚实传统功力的书法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和社会责任都很强的书家,让他们通过展览,通过参与书画频道的社会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社会传达正能量,这是书画频道的责任。这次展览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专家好评。


张飙.png


        张飙(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今天看了张铜彦先生的展览很有感触,60幅作品写了三种字体和风格,看每一幅都能给人以震撼。甚至可以组织一些中小学生、学校书法老师来参观,大家都看一看中国真正的传统书法艺术是什么样子。

       首先,铜彦先生的书法传统功力非常深厚。比如他的行楷,其实是以颜楷为主,他的颜楷风格与其他写颜的人不一样。我们知道写颜体很容易写出正大气象,但有时小的细节会有所忽略。铜彦先生从颜《勤礼碑》入手,《勤礼碑》是碑上拓下来的,经过刻工以后,有的细节会有所损失,但整体气势保留下来了,因此临《勤礼碑》时,可能正大气象掌握得很好,但是细节有时看不到。后来铜彦又去临《自书告身帖》,碑和帖又有区别。帖呢,有时细节的灵动已经有所表现了,而这一碑一帖呢,都是颜真卿晚年的作品,到了人书俱老,书法日臻完美,思想也非常成熟的时候,铜彦先生把这一碑一帖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颜体字有了很大的改观。后来他又学赵孟頫行楷,颜体正大气象,无论写多大都非常漂亮,很雄强,赵体很灵动,有游丝连带,颜和赵结合,形成了张铜彦自己的风格。我们有时在外面看到他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他写的。

       他的隶书我特别有印象。我刚到书协不久,参加一个书法竞赛的评选,其中一幅隶书作品很醒目,我问是什么人写的,那时候不太认识张铜彦,把伊秉绶隶书写这么好,既有伊秉绶很规律的美,又有他自己的那种风格。听人介绍说这人是金融书协主席张铜彦,我说见过人没见过他的字,后来看到他写的隶书以伊秉绶为主,但还在不断变化。我从认识他十五、六年以来,他的伊体隶书的变化,一是把颜体横细竖粗的变化揉进隶书里了,另外还有一些细节比较灵动、俏皮的笔画,使得原本死板的伊体隶书变得更加生动,一幅作品这种东西不能多,多了很琐碎,完全没有又显得太过于凝重,有那么一点,使得整篇作品就活跃起来了。就像我们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衬托着整体有生气,他这方面技法掌握得特别好。他在隶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后来中宣部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那么多书法家写了,写完之后中宣部又组织制作成招贴画印刷品发放到各地使用,据统计,张铜彦用隶书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的最多,而且越是重要的地点,越是需要大幅的时候,越是选用他的作品。为什么呢,第一,给人以美感,第二,能看懂,不怪,第三,老远看上去能有震撼力。这是很难得的。那么多作品这不是长官意愿,全是基层自己选,大家都选雅俗共赏的,看着好的,基层那些干部不是没文化的人,都是有欣赏能力的,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中他的作品,说明无论从艺术水平上,从字的感染力、冲击力上都认可他的这幅作品,也说明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他写的魏楷,以《郑文公下碑》为主,《郑文公上碑》由于年代久远,风化损失得比较严重,《郑文公下碑》字少一点,大一点,相比较还算清楚。这个碑很难写呀,因为他气象很大,但很难掌握。张铜彦他不怕难,他认认真真地去做,做了十几年之后很有成绩。你看他的魏楷写得非常规矩,非常受看,间架结构让人看着很舒服。就像看一个人一样,看着很讨厌的人就不想看了,不再接近了。字也一样,看着很讨厌就不管它的内容如何了。而张铜彦的字看了以后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从老祖宗那儿来的,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形成的书法艺术,表现出的美的东西,使我们对它有一种由然地亲近,然后被张铜彦继承下来了。所以我认为,张铜彦的书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第二,我还想说一下张铜彦的为人。这个人挺好的,估计你们也都有接触。但有些事你们可能不知道。比如,他原来是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银行工作能当个中层干部,那时候还比较年轻,仕途上还可以继续晋升,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可他突然提出辞去宣传部副部长职务,认认真真地做金融书协的工作。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对我说,宣传部长的工作也很重要,但很多时间都被占用了,他很想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书法,放弃行政官员的各个阶梯,认认真真地学习书法,一心一意做好金融书协组织服务工作。一个当时很年轻,位置不算低,很有前途,很受重用的人,在仕途一帆风顺的时候突然做这样的决定,没有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没有一种责任心,那是不可能的。而他当了金融书协主席,辞去宣传部长职务之后,把金融书协搞得有声有色。前不久,中国书协开书代会之前,张铜彦又主动辞去金融书协主席、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和中国书协委员会副主任职务,一下子实现“裸退”。理事不当了,金融书协主席不当了,专业委员会主任不当了。为什么不当了,今年他刚刚58岁。人家看着很眼红的,当个中国书协理事还是很向往的。金融书协主席也是很多人向往的,他为什么都辞去呢。第一,可以把这些职务让给更年轻的同志受些锻炼,第二,自己有更多的时间静心研究书法,这一点非常难得。很多人认为书协理事不应该辞,理事的事情很少,一年一次会,耽误不了太多时间,主要是一种荣誉。但他却认为我当了,就有一位年轻人不能上来,让给他们我有更多的时间写字,只要把人做好,把书法作品写好,是不是理事都不重要。这是非常难得的境界。现在的他这个不当了,那个不当了,但是有一样工作他是非常积极地要做的,那就是公益事业,就是继续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扶贫和文艺志愿者活动。中国文联叫,去,中国书协叫,去,中直分会叫,去,书画频道请,也去。只要有时间,两个活动没冲突,他就去两个,这些工作也耽误时间,又没有报酬,还很辛苦,围着他要字的人也很多,很累,其他的都辞去了为什么这个不辞呢,这就是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他看得非常明白。作为一个书法家,作为一个有一定水平的艺术家,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以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点也是很难得的。

       所以我觉得,张铜彦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如果书法家都像他那样,不去计较个人名利,多去参加公益活动,可能书法普及得更广泛,书法家也会更受欢迎。还得感谢书画频道为铜彦同志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利用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多的时间,把传统的书法艺术展现出来,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替所有书法爱好者谢谢书画频道。


廖恳.png

   

       廖恳(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非常高兴来观看张铜彦老师的首次个人书法展览。非常巧的是这个展览开展的第一天,张铜彦老师还在参加我们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安徽省的金寨县当志愿者,进行文艺扶贫。

       张铜彦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艺术家。他不仅书法艺术水准非常高,造诣非常深,而且他的人品和艺德相互融和。我同张老师交往这几年来,感受到他在书法艺术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他也非常地潜心用功,即使在参加我们活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从古人身上学习,从艺术同行中学习,从音乐、舞蹈等其它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当中学习。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志愿服务大会,在飞机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张老师一直没有休息,都在读帖,都在学习研究古人的书法艺术,给我很大触动。我本身不是书法家,但是感觉铜彦老师的字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同时体现出他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气、厚重。他的人品很端庄,给人一种内心向上的正能量和一种温暖,这也是张老师在书法上的造诣与个人行为示范的一种很好的结合。

       从几年前我们第一次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张铜彦老师就是积极参加者,经常参加我们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所到之地,他不仅参加书画笔会,同时还进行书法讲座、培训,他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对书法的理解,对艺术的感悟,通过志愿服务这种方式传播到基层,传播到人民群众中间,对于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感觉张老师真的是一位德艺双馨的、非常好的艺术家,我们祝愿张铜彦老师能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越攀越高,越走越远。


 井顿泉.png

       井顿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今天很高兴来这里观看了张铜彦老师的书法作品。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件非常荣幸的事。张老师的作品我看了之后非常震撼,非常感动。他将中国汉字文化、中国书法文化传统精髓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我称之为“张体”的书法作品,使中国传统文化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中国人以汉字为自豪,中国的书法又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葩,一个瑰宝。今天有幸参观铜彦老师的书法,能够学习其中一些深邃的东西,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我们下一代孩子们有机会欣赏学习张老师的作品,通过作品的学习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使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祝愿张老师的书法作品在中国、在全世界广为宣传,广为推广,通过书法作品、书法艺术的传播,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使更多的中国人以此为自豪,这是我们的愿望和希望,祝张老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张旭光.png张旭光.png张旭光.png

       张旭光(荣宝斋艺术总监、著名书法家):


       很高兴看这个展览,展览的题目叫“崇尚经典”,这个主题反映得很好。第一,他的几种书体隶书、楷书,楷书里面其实包括了好几种风格,像郑文公这样的魏碑经典,颜真卿的、赵孟頫的,这三种风格都表现出来了。隶书看起来是学伊秉绶,实际上是在追汉代的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大汉民族的那种气象,这是伊秉绶所追求的精神,也是伊秉绶从汉代隶书所能挖掘和表达的。张铜彦的隶书写的是伊秉绶,追的是汉代精神。从字的追求其实能看出他内心深处精神的追求。从字体上说,能够很好地体现主题。

       我看过展览后还是有震撼的。做一个展览,用的书体几乎都算正书。所谓正书,就是一笔一划写的就叫正书。比如楷书、隶书、篆书。用正书来布置整个展览,看了以后感觉很和谐,气象也很统一。其实一个人的创作,如果作品风格相差很远,其实也是做不到的。他的字里面无论是以颜为主,还是魏碑为主,还是隶书为主,其实都贯穿了一个总体精神就是气象宏大。整齐简单就大气,过于取巧就小气。这是造型上一个基本原理。其实我们汉代隶书就是整齐、简单、朴素,就最大方。越是浓妆艳抹,越是描眉画嘴,其实越小气,甚至会妖气。这种大的气势,这种朴实的整齐的贯通,我感觉很了不起。这种贯通是他内心世界气的贯通,大气磅礴,这也是能够体现书法正能量的直接表现。

       从他的几种书体来看,我感觉都很精彩。他自己征求我意见,说现在写的郑文公曾几次想放弃,集中精力主攻伊体隶书和颜体行楷,但又很舍不得丢掉。我看了以后认为,没必要做这样的选择,一定要舍弃哪个,这些都是你情感的直接寄托的产物,他自己也说这就像他的三个孩子,扔掉哪个也舍不得,实际上没必要做这样的取舍,已经都达到了非常完美完善的程度。多一种书体,你就多了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恰恰是一个书法家,一个艺术家,一个书法大家必须要具备的。比方说五种书体你都能写得很好,在这个基础上某一两个更加出类拔萃,五种书体的研究都很深入,五种书体的贯通都很厉害,这才能成为大家,所以说没必要舍弃什么,我认为这三种书体都很好,也都很精彩。

       再一点呢,他现在大字写得好。绝大部分书法家都觉得写小字比写大字好写,或者说都是拿出来的小字比大字精彩。但是张铜彦先生恰恰是大字更精彩,更有气象。他自己也认为写得越大越来劲,写得越大越过瘾,这也是不可多得的。老一辈书家里边启功先生、赵朴初先生写大字都不如小字好,因为他们都是文人,做文案的感觉更多,坐在那里不慌不忙,不激不厉的,很从容地去写一种东西,心不在字,写出来的东西很文雅,一旦让他们写大字,他们都很勉强,甚至说很吃力。但是有一位老先生写大字写得好,那就是李铎先生。我一直认为李铎先生写大字比他的小字好,而且这个发现是在二十年前就和李铎先生说过,而且我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大字李铎”,这就是人内在的那种气象,气象大所以写大字更精彩。张铜彦先生也是,他写大字比小字更见他内心世界的那种波澜,那种豪情,那种厚度,这是他的优势。

       再一点,在目前书法热的情况下,在我们急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形势下,多写写隶书、楷书,有利于提升广大群众对文化和审美的理解,一是贴得更近,一是对他们的提升是非常有作用的。当然艺术本身并不是好认就好,有的时候恰恰是不好认更好。比如说草书,大家都不认识,草书就没有用处?但是草书的艺术性可能最好。在目前形势下,既让观众认识我写的内容,又欣赏我的艺术创作、艺术形式,把书写内容和书法形式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很好的统一,这也是很应当提倡的。那种特别的尖端,比如狂草、大草,所有人都不认识,只能看线的感觉,线条的组合,空间的组合。这在一个比较受限制的圈子里展示,或者对于整个艺术的引领,可能意义更多。但像张铜彦先生的展览对于广大群众,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更加突出。

       看了铜彦的小行楷也还不错,建议更随意一点,因为手札就是随手写的,在这个基础上再随意一点,字还可以再小一点。

目前这几件作品一看就很有传统功夫,甚至功夫了得,还是有这种感觉。我身后的这件作品,一是字大,二是用墨很厚。墨厚很重要,我们讲纸寿千年,好纸是千年不坏的,也就是永垂不朽的意思。墨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大墨就是千年不变,年头越多越厚重,这样用墨就增加了整个作品的价值。第二呢,这种字是楷书又把它写得比较活,他说写的是颜真卿,但是把赵孟頫的灵动加进去了,墨用得又很厚重,颜真卿的字就是开张,气象大,线条厚重,把赵孟頫的灵动加进去之后,作为楷书来讲,就成了行楷了,这样对于人的欣赏,或者对精神、神采的一种追求,表现得就比较多了。也正因为有颜的结构,才能写这么大,如果没有颜的结构,写这么大可能还站不住,再加上一些灵动的元素,这字就比较好看了。

       他的隶书直接取法伊秉绶。伊秉绶是从汉代来的,这种汉代精神,这种整齐、浑厚、开张,恰恰适应了张铜彦的内心世界。他的功夫是所有书家中,我认为下得最大的一位。任何一点时间和空间,他都在做书法的事情。做一件创作,先要拿出小样,然后再写大样,然后再创作。他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一般书法家都要高若干倍。在这种书体上我认为他是悟通了。伊秉绶的那种大拙见大巧的感觉他是写出来了。现在书法界和社会上都比较认可,他写得这种厚重劲,直接把伊秉绶的感觉写出来了,甚至写得比伊秉绶还厚重。该灵动的地方,比如某些细节也有了,这就叫拙中见巧,都拙也不行,拙中一定要有巧,一个字里面一定找一个地方把灵动表现出来,这就好啦。如果提个建议的话,就是这种红线格使得所有字都在收,都在标准化,这一点要注意。总的说,他的伊秉绶在所有书体中还是最突出的,换句话说,是大家最认可的,再换句话说,社会上影响最大,都是可以的。


朱培尔.png


       朱培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杂志主编):


       铜彦老师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对他的艺术,对他的为人都十分了解。我们经常一起参加评审,参加活动,他话不多,但只要讲话就一定能表达出他对某件事情特别肯定的想法。

       看完这个展览我有几点感受。第一个感觉就是字如其人。这些作品当中,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作品的风格,主要取法和他的相貌像,和他的性格像,和他的书法理念、做人的准则和他对社会、对书法的热爱相像。第二,他的书法风格具有庙堂气。我们中国无论哪方面都强调正大气象,在这些作品当中,我们能感觉出正大气象,隶书那种宽博、厚重,运笔中不紧不慢所体现出的稳定和简洁,他的两种楷书都代表了中国楷书里面最宽博的两个风格。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赵孟頫。在北碑云峰山方面,当前书法界写“云峰山”的非常少,但今天我看到了几件取法云峰山笔意的作品,线条的方折厚重,他的几种书体之间既有统一又有呼应。作为一名书法家,能够把几种字体揉和在一种整体的风格当中,体现出一种正大气象,非常不容易。第三,我特别喜欢铜彦先生的为人。他作为一个从事书法工作多年的书法家,特别低调,这次展览不搞开幕式,不开研讨会,而是通过内容的选择,在这样的场景中体现最近一个阶段他对书法的思考。我们经常在一起参加书法活动,很多次他都做评委,更多的是监委。每次他负责监委的那部分,都是最到位,最认真,最能赢得评委好评的。还有他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让贤也是很感人的。字如其人不仅仅是性格、人格的体现,其实是整体的。我觉得他在内容选择上也很有意义,有些很有诗意,但更多的是格言,还有很多内容是和我们这个时代,与现在的形势密切相关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仅仅在象牙塔里面,而是用艺术表达他对艺术的感觉,通过内容的选择、作品风格的选择,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像中宣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他的作品选用得最多,说明专家能肯定,老百姓也喜欢。

       我身后这幅作品特别能代表铜彦先生的书法创作,这次很多作品都是少字数,这件作品是此次展览中字数最多的。写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能感受到他写这幅作品时那饱满的情绪,他取法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他的用笔在清代隶书当中是有创新的,那种变化,那种厚重,和同时代隶书完全不同。铜彦先生在取法的同时又融进了其它东西,在伊秉绶线条基础上,加进了云峰山碑刻的东西,加进了颜字的东西,甚至还有些篆书的结构。我们讲融会贯通,不是写得与古人完全不一样才叫创新,其实创新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这次展览的宗旨里面其中一条就是对传统的强调,崇尚经典。我们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学习经典不是简单地学一家,他是把几个不同类型的经典融会成自己的创作。第二个感受是书写过程很慢,至少要1-2个小时,用笔速度慢,一气呵成。假如是草书可以一挥而就,但隶书的每一笔运行速度非常慢,每个转折、提按、收笔,既要体现书写过程中力度的变化,还要表现墨色含量的变化、用笔的处理、细节的处理、局部收笔的处理、粗线条和细线条的处理,都体现出艺术的匠心。铜彦先生的创作不是简单的正大气象,就是饱满,就是厚重,在厚重和饱满中经常会穿插一点变化和灵动。这样的作品才能达到整体完整,专家觉得有意义、有新意;一般欣赏者或书法爱好者的角度看,会感受他的作品既有可读性,又体现出一定的美术价值和书法意义。


王宝金.png



王宝金(《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助理):


       铜彦老师是书法界的精英人物,他本人一直坚持走经典之路,走传统之路,弘扬正能量。从展出的作品看,有两点非常可贵:

       第一是静,安静的静。“静”字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大的命题。铜彦老师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安静、沉静的良好心态,深入传统,走近经典,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和到自己的书法研习、研究和创作当中,所以能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达到今天这样非常令人敬仰的高度。

       第二是净,干净的净。铜彦老师为人的品格、道德修养在书法界是有口皆碑的。为人真诚、朴实、坦诚、简单、朴素是张铜彦老师为人的特点,也是中国当代文化人所应当珍重的一个优点。正因为他内心的纯净、干净,所以他写出的字也饱含着纯正的激情和真正知识分子的良知,在这静与净的境界下达到他书法的高度。我想在此预祝铜彦老师在今后的书法征途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再次祝贺铜彦老师书法展获得圆满成功。


张坤山.png


       张坤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张铜彦先生是当今书坛上一位有影响的书法家。平常看他的作品只能一件两件地看,对他的主体风格、主体格调有一个大致了解,但还不够全面。今天看了张铜彦的展览之后,还是很震撼。这是铜彦先生集40多年的心血,集40多年的笔墨功力,做了这样一次充分展示。总的看水平很高,格调很高,很有影响力。

       看了展览以后我想,铜彦先生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和成果,首先是对传统经典挖掘得深刻。我们讲书法都要从传统中来,到传统中去,写传统字,从今天的展览看,铜彦先生对传统、对古人、对经典挖得很深,尤其是对经典作品做了很深刻的临摩、临写和学习。我感觉铜彦先生的作品充满着对古人法度的理解,古人讲,书法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法度,一个是意趣,是“法”与“意”的结合。铜彦先生把自己的笔墨运用、思维考虑和审美价值取向,重点放在法的框架下。因此他写的作品,有古人意趣,有法度。当然法度本身也是经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过程之后,才有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这次展览,我看到铜彦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几个基本特点:总结成八个字:高古、厚重、朴素、大气。

       一是高古。所谓高古,是说铜彦先生所汲取的作品来源很深,并且五体皆擅,篆隶楷行草都有一定的训练和比较好的训练。他把五种书体的训练成果归结到今天展出的几种书体中,一是颜体行楷,二是北魏郑道昭的魏碑,三是伊秉绶的隶书。他取法之广博、取法之高远、取法之深刻,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一番艰苦的训练过程,才能有如此高度。清代伊秉绶的隶书,以宽博、大气为主,铜彦先生在伊秉绶基础上加上了一些灵动,加上了一些动态,从而使伊秉绶的风格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他的颜体字也是这样,还有郑文公碑,他从《郑文公碑》帖上汲取了对古人古法的理解,从而使作品显得高古,不低俗。

       二是厚重。铜彦先生的作品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厚重。字如其人,铜彦先生本人就为人厚重,胸怀宽广,因此他写出的字也很厚重。像颜真卿的作品、郑道昭的作品、伊秉绶的作品,都是围绕厚重去表现他的笔墨,表现他的理解,表达他的思想感悟。所谓厚重就是份量重,有厚度。

       三是朴素。铜彦先生的作品在高古、厚重中体现着朴素。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没有浮华的东西,没有飘浮的东西,非常朴素,与人民群众,与广大观众有很好的沟通点。因此看他的作品,感到心里特别舒畅,朴朴素素,非常受看。

       四是大气。这是他书法作品的核心。做人大气,体现在作品上也大气,作品的大气也显示着人的品格和人的境界。如果一个人心胸不大气,胸怀不开阔,就写不出大气的作品。所谓大气,它是具有着一定的人品高度、一定的艺术高度、一定的思想境界的。因此,铜彦先生的作品高古、厚重、朴素、大气。铜彦先生之所以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源于他的艺术观和世界观、他的书法创作是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对书法的欣赏进行的,受众面之广,人民群众之喜爱,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老百姓喜欢。现在讲,书法要贴近群众 ,艺术为人民,人民喜爱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他的艺术观与时代并进。古人讲,笔墨当随时代。铜彦先生对此进行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发挥。使作品创作符合时代的精神要求,他写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名言警句,鼓舞人、教育人、摧人奋进。这些作品内容与书法艺术形式能够恰当的结合在一起,书文并茂,这是人民群众喜欢他作品的因素之一。

       这次展览是铜彦先生集40多年的笔墨功力向广大人民群众奉上的一次份量很重的艺术大餐、精神大餐。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书法爱好者会从铜彦先生的书法展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很大的帮助。铜彦先生也会在此基础上,在学习古人,学习传统,学习经典,在理解古人,把握古人,崇尚经典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更加丰厚,更加成熟,以此更好地用书法服务于当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卢中南.png


       卢中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今天上午很高兴来到书画频道美术馆观看张铜彦老师的书法作品展。张铜彦老师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书法家。这次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对他的人品、书品,以及他的艺术追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张铜彦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他为人忠厚、老实,就像他的字一样厚重端庄,而且笔笔实实在在,真是字如其人。他还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理事,经常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还有书画频道组织的送文化到基层活动,他对待朋友和书友都非常热诚,有什么需要满口答应,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我们都非常赞赏他。再说书品,他是传统功力型书法家,我对他说的那16个字很感兴趣:“崇尚经典,师宗先贤,脚踏实地,继承出新”,总结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们每个书家和书法爱好者应当遵循的原则。

       张铜彦老师的作品大概分为三种风格,一种是学习清代伊秉绶的隶书,一种是带有行楷味道的颜体楷书,还有一种是学魏碑的作品。从师从百家的角度看,张先生能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在逐渐形成自己书风的路上,他做出了艰辛的、长期的努力和探索,这一点是我们应当向他学习的,同时也为他点赞。

       他的楷书在颜楷的基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作品的磅礴气势和厚重感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写颜楷的书家中他是独树一帜的。据他本人介绍,他的颜楷中揉进了一些赵孟頫的用笔,我觉得这是一位成熟的、有追求的书法家应当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的路径,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在借鉴多家风格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祝张老师在今后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张继.png


       张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很高兴来参观学习张铜彦先生“崇尚经典”的书法展览。我和铜彦先生是特别好的朋友,很多年的好朋友。对铜彦先生是比较了解的。对他的为人,对他的书法,对他平时的工作状态,以及在书法事业上所做的贡献,都有很多了解。

       铜彦先生首先是人非常厚道、正派。与他接触让人比较放心,有踏实感。他在金融书协也做了大量工作,对书法事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我对他的作品是很关注的,今天看了他的展览,60幅作品主要是以楷书、隶书为主,楷书里面有以颜体为主的,也有以郑文公碑风格为主的,隶书是他经常创作表现的伊秉绶特征为主的风格。今天看完这几十件作品还是很震撼的,很多作品让我眼前一亮。

       先说说他的隶书。他的隶书和过去相比有一个很新的面貌,虽然结字和大的风格还是以清人伊秉绶的风格为表现主题,但是他加入了很多比如篆法中锋用笔的凝重,包括造型上的那种正大气象,这一点和他的为人是相通的。他的隶书不仅仅写出了这种雄强、正大,更让我欣喜的是他里面有很多笔法的调整,和前几年他的隶书作品相比更生动、更灵活。几年前我看到他的隶书,当然正大气象是他很突出的表现,今天再看他的隶书,笔墨的松动感、书写性、轻重的调整、用笔神采的表现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提升,或者说有很大的转变。从作品当中流露出更多的传神气息,并且他的隶书和他的两种楷书非常和谐,也是非常融通的。他颜真卿书风的楷书,也是这种宽博、雄强、博大,用笔厚重,加上笔法中锋用笔所体现的凝重感,也有篆书的笔意。还有他写的郑文公碑风格的楷书,它们三者之间一脉相承。

       除了刚才说的正大书风相通之外,包括用笔的松动,其实他的楷书严格意义上讲有点儿行楷的意思。为什么有行楷的意思,就是因为他追求灵动感,追求书写性,把原本非常工稳、法度非常严谨的颜书表现得更加灵活了。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就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颜体不一样,说明他将各方面的探索融会到了一起,能感觉到他不仅在楷书,在隶书,在篆书上下了很大功夫,同时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在行书,甚至草书上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因为在他的笔法当中表现出的松动感、流动感,都是行草书的特质。如果仅仅书写楷书、隶书或者篆书的话,这种成分是不会明显的。今天通过对他整个作品的参观学习我发现,他有这些很新的表现,和他整个人的内心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他这一批作品的书写内容,也表现出那种正大正气。比如说他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多地方以印刷品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展示,还有他一些名言警句,这些内容与形式也是高度完善地统一。我们知道,创作一幅作品很讲究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这一点铜彦先生也做了很深入的思考,并且做了非常好的表现,向铜彦先生学习,我今天来主要还是来学习的,从各个方面向他取经,以后我们还有很多见面机会,我再当面向他请教。


龙开胜.png


       龙开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刚才我把整个展厅的作品浏览了一下,还是很震撼的,使我有很深的感受:

       第一,张铜彦主席的为人非常好。他以前是我们空军某部的老领导,后来转业到金融系统,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宣传部任副部长,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导岗位。但是因为他喜欢书法,痴迷书法,为了专心研习书法,并且为年轻人提供发展晋升机会,主动辞职,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在金融书协主席的岗位干了12年之后,又给年轻人提供机会,去年又主动辞去了金融书协主席、金融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书协理事。两件事结合起来看,我认为一个人有这么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做到。这对我们年青人是很好的垂范作用。这两件事足以说明,张铜彦主席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一系列表现中,让人很佩服,我从心底里佩服他。第二,从他的书法艺术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继承传统,挖掘传统。尤其是他在伊秉绶隶书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有他的艺术语言,他改变了伊体隶书的一些面貌,比如说他加了一些篆,加了一些厚重,结体更加稳重等方面,在国内写伊秉绶隶书的,我自己感觉他是发扬的最好的,也就是说写伊体隶书,他的水平最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二是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比如说他把颜体楷书揉入了赵孟頫楷书的灵动,把他的宽博、厚实又更进了一步,把行书的笔意加入到颜体楷书当中,使颜楷写得灵动,不那么呆板。三是在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上,他和我观点是一样的,追求雅俗共赏。专家看了觉得很好,老百姓看了也很舒服。这一点我要向张铜彦主席学习,他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创作了几十幅作品,书体还很丰富,伊体隶书、颜体楷书、郑文公魏碑等等,其实他在章草和篆书的学习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据他自己讲,我不可能面面俱到,章草和篆书不是我的强项,隶书、楷书、魏碑这三种书体我有把握,能拿得出来,这种心态是我们书法家应当学习的。不是很擅长的东西不一定非要露出来,私下练练也不错。

       总的感觉,这次展览还是非常成功的。


李力生.png


       李力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原主席):


       我认识铜彦不到十年,这十年中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使我很震惊。这些年他不单在某一种书体上有非常明显的长进,更重要的是他有三种书体,而且这三种书体都树立了张铜彦的风格。

       作为一个书法家,能够从学到立,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除了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还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上突飞猛进,稳步向前。

       铜彦的作品无论是楷书,无论是隶书,还是其它书体,都非常到位。这些年他在书法界的影响很大,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影响,首先是他的作品好。一个书法家不是说出来的,是写出来的,要靠作品说话。铜彦这些年非常用心的锤炼自己,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作品,所以我认为,他的作品是非常好的。我特别崇敬的是,铜彦有了这门专业技能之后,他没为自己服务。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有些人有了技能之后就开始敛钱,写一幅字要多少钱,写一个匾要多少钱,题字要多少钱,但是铜彦没有把钱看那么重。并不是不要钱就好,而是他把自己的技能用来为广大工农兵服务,为穷困地区服务。我知道他多次下乡,多次到贫困地区进行文艺扶贫,这是我很羡慕的。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心里有了老百姓,你的艺术才有价值,否则卖出三千、五千,也就是三千、五千,你的作品能给老百姓精神上一种鼓舞,所产生的能量是无可计量的。

       所以我觉得铜彦这些年不仅在书法艺术上飞速提高,他在为老百姓服务这一点上,也是可敬可佩的。


肖丽.png


       肖丽(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我们熟悉的张铜彦主席是一个植根群众、扎根人民的艺术家。经常看到他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件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他的书风追寻着书法的本体,在隶书上追伊秉绶,在楷书上追颜真卿,基于这两种风格不断融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铜彦主席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他是我们金融书协的创办者,为金融书法事业做了很多的贡献。

       他的楷书在颜真卿风格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让楷书在端庄的基础上带有一种流动性和牵丝引带的感觉,在静中表现出动感。



孟云飞.png


       孟云飞(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著名书法家):


       张铜彦老师为人非常高尚正直,对朋友、对师长、对同学都非常好。张老师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字外功夫很深。他除了写字以外还写了很多文章,比如说关于“八宝粥”的感悟,写得非常深刻。他写的一些关于书法学习与研究方面的文章很接地气,不像一般学者写的那样,要么很琐碎,要么很空洞。他写的文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非常有针对性,很深入,感觉非常好。另外他还写了一些诗,写了一些有关书法学习的感悟,这些对他的字外修养都有很大帮助。张老师诸体兼擅,篆隶楷行草都有涉猎,并且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他最擅长的是隶书、魏碑和行楷。

       他的隶书取法清朝伊秉绶,伊体隶书以颜体的笔法写隶书,比较厚重、大气、高古。这些特点张老师继承得非常好。另外,张老师为了增加隶书的灵动性,他又将汉篆、汉隶的笔法和赵孟頫行楷的游丝连带融和在一起,形成了今天这种风格。这种风格端庄、大气、厚重,形成了自家面貌。

       张老师的魏碑主要取法郑文公。《郑文公碑》是以圆笔为主的,但一般的魏碑都是以方笔为主,张老师的魏碑以郑文公为主基调,又融和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其它魏碑,包括结体、笔法等特点,对今人的东西也多有借鉴,才形成了他目前这种魏碑风格。

       张老师的行楷以颜真卿为基调,借鉴了赵孟頫行楷书的灵动。赵孟頫的楷书比较有名的像《胆巴碑》、《妙严寺》他都下了很多功夫。他把赵孟頫楷书的灵动和颜真卿楷书的厚重揉和在一起,形成了他目前这种行楷风格。既有颜体的厚重,又有赵孟頫的灵动,不但业界专业人士喜欢,普通大众也很喜欢,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是他艺术为人民,艺术为大众很好的践行。

       总体而言,我看了张老师这些作品,感觉既有专业的水准,又面向大众,面向普通百姓,真正是雅俗共赏,大俗集大雅,大雅集大俗,有很多的欣赏者,有很多的观众,有很多的粉丝。我和张老师交往时间很长,对他比较了解,无论为人、为官、为学、为书,他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很多书法界朋友学习的榜样。

       我们来看一下张老师这幅中堂。这幅中堂是张老师主打的隶书书体,以伊秉绶为基调,借鉴了汉篆、汉隶的结体和笔法,写得非常厚重、端庄、大气,还不失灵动。比如这个“奉”字下面两横间的牵丝,增加了动感,使作品端庄又不失灵动。他在用笔上比较厚重,比较沉稳,但又有一些飞白。如果用墨太重的话感觉太实,飞白太多的话又显太虚,他的作品干枯、浓淡掌握得恰到好处。另外,他书写的内容“奉公为德,俭朴为荣,勤奋为智,廉洁为实”也非常好。这次展览的内容我看都是经典的诗词联句、名言警句,内容非常好,体现了书法的教化功能。

       这幅斗方是用魏碑写成的。主要取法《郑文公碑》,《郑文公碑》是以圆笔为主的名碑,但张老师在结体上又融入了行书的一些动感,《郑文公碑》是碑刻的,每个字都是独立的,缺少灵动,而张老师写的魏碑都有一些牵丝引带,像“时”字、“气”字都非常好,他在结体上以郑文公为主,也融入了一些其它楷书结体方法,在笔法上以圆为主,方圆兼备,结合得恰到好处。


陈联合.png


       

       陈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


       今天来到书画频道美术馆参观学习张铜彦先生的书法展,我即兴写了一幅楹联表达祝贺。联的正文是:“书风淳厚蕴清雅,人品谦和写本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铜彦这些年来的书风和人品影响很大。他数十年笔耕墨耘,取法经典,这个展览的名字叫“崇尚经典”,从作品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他的书风面貌让人青睐,书艺人品让人崇敬,所以他的艺道文经可鉴可学,借此机会,我向铜彦先生的展览表示祝贺。

       刚才拜读了这幅隶书作品“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这幅联的内容非常宽泛,也给我们许多启迪。这幅作品写得非常厚重,虽然写的隶书,但有颜体的面貌,有大家熟悉的伊秉绶的风范。铜彦兄的书法借鉴的东西很多,楷、隶、行、篆他都借鉴了。真正好的作品,好的书法家,应当是融百家为一炉的,所以虽然眼前只看到一幅作品,但也能看出他的书风,他的面貌,有一种厚实的感觉,有一种淳正的感觉,而且还不失灵动,是一幅非常好的作品,值得我们很好的品味和学习。


唐双宁.png


       唐双宁(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中国金融文联名誉主席):


       我和铜彦认识几十年了,原来我们都在人民银行,有一天他突然来找我,他说要辞职专门搞书法,我说你当着宣传部副部长也不影响你写书法呀,还能有利于你写书法,他说不,我要静下心来,专门从事书法。唉哟,当时他这种弃官从艺的意境真不得了。后来我看了他的书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楷书写得也不错,主要是颜体,更主要的是源自伊秉绶的隶书,在伊秉绶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写隶书是不太容易的,当今写隶书的人多,但写好了很不容易。我觉得当代写隶书比较好的刘炳森算一位,王遐举算一位,张海的隶书也有他的特点,也算一位,但是隶书能写出自己特点来不容易。所以张铜彦写伊隶,我就鼓励他要在伊隶上下功夫,既要继承,同时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写出自己的东西来。我看他的伊隶已经在伊秉绶基础上又有创新了,应当主攻伊隶,将来一定能开辟出一片艺术天地。


王希坤.png


       王希坤(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书法家)


       非常高兴参观铜彦主席的书展。我和铜彦主席是老朋友,我给他的题词是“功力深厚,入木三分,师法古贤,书家楷模”。这几句话表达了我对主席书法崇敬之情。因为张铜彦的书法不仅在金融界、书法界,甚至于国际书坛都有重要影响。他的书法功力非常深厚,可以用王羲之的“入木三分”来概括形容。张主席的书法中规中矩,学习古贤并在学习古贤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所以,他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楷模。

       刚才在铜彦主席的陪同下观看了他展出的60幅作品。张主席的书法真草隶篆都有涉猎,他的楷书、隶书包括魏碑是非常出色的。看了以后我就感觉,他的楷书既有颜的东西,又有赵的东西;他的隶书可以这样来形容:出自伊秉绶,超过伊秉绶。之所以这样讲,因为他的书法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张主席在继承伊秉绶隶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又有他自己很多的新意,这一点难能可贵!

       作为铜彦先生的老朋友、老同事,看到他在书法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我发自内心地高兴,衷心希望他在今后漫长的书法道路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大的进步。


陈炜(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


       张铜彦是我们金融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2002年12月21日,经过我们共同筹备,金融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了,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里,张铜彦有两方面的成长,一是对金融系统的书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他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上升到了比较高的高度。

在对金融书法事业做出贡献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作为两届金融书协主席,在推广和普及书法知识,形成书法氛围,凝聚书法爱好者和金融书法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金融书协成立之前的五六年间,是金融系统书法事业发展比较困难的时期,因为那个时候,全国特别是金融系统面临大的变革,抓金融业务发展是本系统的工作重点,而文化这一块相对要往后靠一靠。虽然条件比较艰苦,环境比较困难,但是张铜彦一直坚持下来了。他坚持办展览、抓培训、走基层、为职工服务,热心传播书法知识。所以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就有160余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并于2008年被中国书协吸收为团体会员。在金融书法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张铜彦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其二,对于金融书协与中国书协、与产行业书协、与各省市书协的联系上做了很多工作。他带领我们积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使得金融书协的发展和影响力逐步扩大,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其三,他作为金融书协主席,能够不遗余力地团结主席团成员、各位理事共同完成各项工作,是大家公认的领军人物。在协会创办初期,他所做出的奉献是全方位的,包括时间上的,精力上的,还有物质上的。当时我们编辑出版《金融书法通讯》,他把自己的家属、孩子都用来无偿为金融书协做工作,包括文字编辑、图片编辑、设计制作、出版印刷,直到发行,他都全部承担下来,从不计个人得失,也不计较名利。因此,金融书法家协会有现在的发展形势,与他的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

       作为他的书法艺术,并没有因金融书协的工作而受影响。他的隶书在伊秉绶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点,把颜体和其它一些笔法都融入其中,使他的隶书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他的楷书在颜真卿笔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赵孟頫的一些灵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魏楷是他用功较早、时间较长的一种书体,因此比较精到。

       看完这次展览感觉到展出的这些作品确实代表了铜彦40多年比较好的水平。他自己比较谦虚,我们早就想以金融书协的名义为他办一个展览,但他总说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下一次我们金融书协给他办展的时候能够更加精彩!


马林.png



       马林(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正局级巡视员)


       张铜彦的作品我是非常喜欢的。我和张铜彦本人也非常熟悉,过去我们曾一起在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共事,那个时候就很喜欢他的字。我不懂书法,但喜欢看他的字,他的字浑厚、古朴、宁静三者合一,风格独特,我很喜欢。

       字如其人。铜彦做人非常正,我讲的浑厚也好,古朴也好,宁静也好,我更喜欢其中的静。现在社会科技发展,网络普及,总感觉很浮躁,但每当看了铜彦的字以后,心境总能平静下来,最珍贵的是这种宁静。诸葛亮给自己的孩子有一本《戒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是非常重要的。老子道家思想也是这样,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观察品味周围社会,以及我们的生活,一分宁静之心是我们现在社会最缺少的。我今天来到森林公园观看铜彦的作品,就是要找一分宁静。我特别喜欢他的隶书,里面还有篆书的成分,这样一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然更多的带给我的还是那分宁静。


胡碧珠(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工会副主任)


看了张老师的书展以后,我感觉在当下浮躁的时代,如同夏日一缕清新的风,平和、清凉。尤其是我刚才看了其中的一幅字:“诗情秋水静,画意远山明”,把对人生、对社会、对当下的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

认识张老师差不多有20多年了,我们以前是同事,当时只是偶尔的点头之交,但是后来我从事了工会工作,和他的联系就越来越多,特别是他提前退休,专职从事书法工作,说实在的,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崇尚经典”,张老师的这60多幅作品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在他的每一幅作品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是我们当下要弘扬和提倡的,是值得大力宣传的。因此这次作品的展示和展览主题都非常好,总之,希望张老师永葆艺术青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郭永琰.png


       郭永琰(中国金融工会宣教部部长、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驻会负责人)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在开播十周年之际,主办了“崇尚经典——张铜彦书法作品展”,我感到意义重大,是非常接地气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发扬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宣部刘奇葆部长提出要做“四有”书法家,书画频道举办这次活动应是一次具体体现。

       张铜彦是我们金融书协的名誉主席,是第一、二届主席,长期以来对我们金融书协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作用。我觉得这次展览“崇尚经典”的名字起得非常好,一是作品内容经典,大部分内容都是中华古典名句、诗词,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可以说家喻户晓,正如奇葆部长讲的“书中有文”的体现;二是书体经典。作品书体上用的是雅俗共赏的楷书、隶书、魏碑,是最接地气的书体,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很多书法家练习几十年书法,但写的作品老百姓看不懂,看不明白。铜彦主席40多年坚持写楷书、隶书、行书,这对于我们端正书风是很重要的;三是经历经典。他14岁参军,46岁主动辞去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一心一意地研究书法,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非常重要。像郑板桥,也是辞官研究书画,在诗书画方面是全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铜彦主席的书法也是,他一直潜心研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书法研习上,所以这次展览内容丰富,书体多样,我们要崇尚经典,热爱经典,保护经典,使书法艺术不断向前推进。


丁永康.png


       丁永康(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与铜彦认识多年,对他的这次书法展览总体感觉有三点:

       第一点,铜彦在做学问方面,师承高古,很传统,他的楷书、隶书、行书都在搞学习和创作,但是隶书成就最大。他的隶书师承高古,笔画厚重,力透纸背,结构非常宽博,可以说是当代学习伊秉绶隶书的一个代表性人物,给人以美感。

       第二点,他在做事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传承书法,不遗余力。他在担任金融书协主席期间,对金融书协的各项工作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各项活动搞得很好。退下来之后,他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把学习书法的体会用微信方式发给金融书协微信群的会员同志,使大家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和启迪,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第三点,他在做人方面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形容:人书并臻,德艺双馨。铜彦在学习传统书法文化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他做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书法逐步成熟,也正按照这种传统文化的方式在做人,他乐于帮助人,乐于与人打交道,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李相国.png


       李相国(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与铜彦兄认识得比较早,他是很勤奋的。对书法的学习他主要靠自学。在部队,在人民银行一直以来都在坚持深入地向传统学习,这么多年能这样坚持下来,应该说是不容易的。天才也是出自勤奋,印象很深。第二,他是在用生命、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精力投入到书法中来,非常专注。为了把书法有一个深入的研究,他很早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潜心研究书法,这在当今社会应当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削尖了脑袋往官场上钻,一门心思往上爬,而他能够激流勇退,出于对书法的热爱,毅然决然地弃官从艺,专心书法学习与研究,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第三,他的书法作品体现了正大气象,他写的字从取法上看,楷书是受颜真卿影响,隶书主要受伊秉绶影响,此外他还在魏碑上吸收了郑文公等北魏的东西,从取法上他就选择了正大气象这一派。



王春云.png


       王春云(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今天和许多朋友一起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张主席的展览。这个展览涉及张主席的行楷、魏碑和隶书。我想说说张主席对书法的态度。他首先是执着和坚定。因为一直在写楷书、隶书,还有这么多年的坚持和认真,才有了他书体的日趋成熟,可以说现在是炉火纯青。对某个书体的专注决定了他今天的成绩。张主席是金融书协第一、二届主席,他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了金融书协的成长。他以身作则,把书法专业做到专精,这也正是今天展览的效果。今天在美丽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迎来了这么多的观众,这在其它展览上是很少见的。

       刚才我看了整面墙的大字,是八尺、六尺的,在展厅里显现作品的张力、大气,我们很少见张主席写小字,那边有一幅张主席的小楷作品,也很精彩,很疏朗。大字写得很厚重,特别像他的为人。有句话叫“人品能扶书品正”,所以我认为是张主席的人品把书品提到了极高的高度,这也是我敬重他的地方。我今后在带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人品的培养,既学书品又学人品,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不断长青,融入自己的生命,使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通过我们去完成,不断地发扬光大。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的消息:“内容很实用,作品很精彩,可以便于学习”。


       马奔(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画名家报》总编)


       看完铜彦主席的展览,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大气、正气。所选书体皆为正书:楷书、隶书、魏碑。所选内容均属正知、正见、正能量。用笔精到,苍茫老辣;墨色丰富,酣畅淋漓。看上去高端大气,雄强豪放,正义凛然,非常震撼。

       二是正统、正规。所写书体,无论隶书和魏碑、楷书,皆有渊源,且汲古较深、中规中矩,有板有眼。隶书追溯汉代诸碑,定格于清代伊隶,并揉之以篆,显得静穆浑朴,格调高雅。魏碑于《郑文公碑》用功较深,参之于唐楷和行书笔意,写得既端庄大方又不失灵动。楷书,取颜体作筋,以赵体为魂,既沉稳厚重又清新自然。

       三是正直、正为。古人云:“字如其人”,“字为心画”,铜彦主席性格耿直,胸怀坦荡,做事严谨踏实,乐于助人,甘为人梯。46岁于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辞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潜心于金融书协事业,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默默耕耘,使金融书协在行业书协乃至全国书协名声鹊起,成绩斐然。2015年又主动辞去中国金融书协主席、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等职,让位于新人,醉心于书艺,热心于公益。其高风亮节之风范,令人钦佩。有其磊落宽博之胸怀,故其出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下笔自有波涛云烟之葳蕤。

       做人做事,从文从艺,能臻如此之境界,铜彦主席今生无憾矣!能认识铜彦主席,余乃三生有幸焉!


任之通.png


       任之通(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主席)


       看了铜彦的书法展之后,感到非常震撼。我们都知道,张铜彦是目前我国书坛上一个久负盛名的书法家,他书法造诣非常深,展出的60幅作品,每一幅都充分体现了铜彦先生的书法造诣。

       张铜彦先生的书法功力非常深厚,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魏碑,写得都非常到位。从中可以看出,铜彦先生从传统中来,他临过许多古人法帖,这些法帖在他的作品当中都有体现。尤其是他临习颜真卿的帖子,临得非常好。最为可贵的是,张铜彦从传统中走来,同时又注重创新。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古人的古韵,又有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创新,使他的作品显得很高古,这是非常可贵的。在当代书家中,在创新和继承的关系上,往往许多人处理不好,但在铜彦书法里,我们感到他处理得非常好。另外,张铜彦主席的作品非常大气、雄浑,让人看了长精神,有琢磨头。张先生的书风应当是当前应当提倡的书风。

       张铜彦不仅字写得好,人品也好。他讲政治,用他的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生产力的发展。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在公益事业中提供许多精品力作,这一点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也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要向张铜彦学习,希望书界广大同仁,都能像张铜彦这样,既要写好字,也要做好人。最后我祝愿张铜彦先生艺术青春永在,不断创作精品力作,为丰富书画艺术,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苑建国.png



       苑建国(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看了张铜彦老师的书法展览,收获很大,也很震撼。首先是形式多种多样,有小的斗方,有四尺楹联,还有八尺的榜书,进来以后一看,感觉和别的书法展览不一样。不仅仅是形式,在书体上有隶书、楷书、魏碑,看上去也很新颖。

       铜彦的书法和做人结合起来了。我们认识许多年了,这几年他成绩特别突出,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组织全国各种活动几乎都有他的身影。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他写的书法和他做人一样规规矩矩,踏踏实实,所以他的成就越来越大,他的书艺越来越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战友.png



       杨兴和(张铜彦战友)


       今天我们一行战友来参观张铜彦书法展,看了以后感受颇多。觉得张铜彦这几十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们主要是来学习和参观的。

       铜彦是我们一起在部队成长起来的战友。他在部队里是我们的业务骨干,在北京、张家口、山西都干得很出色,后来又到内蒙边防当了处长,干得更出色。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苦练书法,后来国家机关看上了他,利用这个机会转业到人民银行总行。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关注张铜彦的发展。由于他个人的努力,不仅在事业上很有成就,而且在书法上突飞猛进。作为一起成长的战友,张铜彦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希望铜彦今后在书法事业上,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



周俊元.png


       周俊元(张铜彦原所在部队部队长)


       铜彦这次书法展大气磅礴,令人振奋,看了以后感到特别亲切。他是从我们部队走出来的,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他的成长过程对我们启发很大。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他对书法的感情。一是执着追求,二是全面继承,三是努力创新。铜彦14岁就来到部队。到部队后工作特别踏实,领导交给他的工作特别放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他从未放弃过对书法追求,有时为了琢磨一个字,他可以忘记吃饭。上街的时候专门找路边的牌匾,在那里一站就站很久,也可以琢磨半天。他既不耽误工作,又不放弃对书法的追求,因此成就特别明显。

       他的成长过程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这一点印象特别深。我们部队的同事都为有铜彦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为他所取得的成就由衷感到高兴,祝他不断进步,期盼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张翔.png


       张祥(张铜彦原部队战友)


       今天很高兴看了张铜彦战友的书法展,字写得很好,确实有大家之气。多少年他刻苦努力,勤勤恳恳,看见字就见其人。铜彦就是这样,非常厚道,所以他的字看着也很稳重,很大气,确实显现了他深厚的功底。那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是天长日久积累出来的。看了他的字很舒服、很耐看,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研习书法,早上四、五点钟他就起床开始工作了,他创作作品很认真,创作之前都要打小样,我到他工作室 去过,32开的小纸,先用硬笔创作小样,然后再用宣纸创作,所以他的每一幅字都经得推敲。

       我们战友多少年了,他一直是个很认真的人,工作、写字都一样,而且做得都很好。我相信,他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一定会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书法艺术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王启春(观众)

       我今天是特意来看张铜彦老师书展的。因为之前在书画频道里看过张老师的《名家临碑帖》讲座,我非常喜欢。张老师讲的是《自书告身帖》,他写的行楷既有颜真卿楷书的厚重,又有赵孟頫行楷的灵动。那种厚重,那种灵动,我非常羡慕和喜欢,值得我好好学习。


       吴克明(观众  甘肃)

       今天特别高兴能看到张铜彦老师的书法作品展。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股清气,他的书法具有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力,同时具有现代人对书法的理解,表达得非常充分。无论是楷书、隶书、魏碑都各有特色,反映出非常典型的个人风格和面貌,是非常好的一个展览。


       于建玮(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今天非常荣幸地看了张老师的书法展。首先是一个大师的风范,非常有功底。刚才我们已经有议论,尤其是颜体的风格,而且在颜体风格基础上又有创新,把颜体和赵体加以融合,有非常独到的创新,我非常受启发。因为我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但是坚持得不好,断断续续的。看得出来,张老师在书法创作上是非常用功的,而且集很多大家的精华,有非常好的创新,是我们书法界当之无愧的一位名家。


       观众(男)

       我是山东临沂人,来自王羲之的故乡。通过书画频道看到张老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书法展,我专程赶来看他的作品,他的学书理念和在继承出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使我很受启发。我要好好向他学习,虽然我和他年龄差不多,但进步太小,看完他的作品,争取回去以后发扬光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