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孩子,14岁时因有绘画特长被空军某部特招入伍,并在工作之余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事业蒸蒸日上时被国务院军转办特批转业到中国人民银行做美术编辑,从零开始的他一直晋升到司局级领导职位;如日中天之时又自断仕途提前14年申请退休,专职潜心研习书法,成为当代主流书风的代表人物之一和书法界耳熟能详的知名书法家。一路走来,张铜彦体会着“舍得”的苦与乐,他明白:要想走得更稳更远,就必须静下心来,耐住寂寞。
放弃保送 靠艺术特长破格入伍
走进张铜彦百余平方米的书法工作室,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中等个头,深沉稳健中散发着温文儒雅之气,他诚恳的态度,让人备感亲切。
1958年,张铜彦出生在高阳县北沙窝村一个普通农家,祖上世代以务农为生,父母大字不识,可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书画艺术的兴趣和天赋。张铜彦的二哥原来在高阳县文化馆画过画,后来支边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留下一些画画的资料和工具。从小受哥哥影响,张铜彦也喜欢上了画画,先是用哥哥留下来的工具画,用完了家里没条件买,就用树枝在田间地头画。
慢慢的,张铜彦也到了县文化馆画画,12岁时他的画入选全县美展。“当时我是参展作者中年龄最小的。”张铜彦说,当年学画画没有太多的素材,就照着画《沙家浜》、《红灯记》的连环画。有美术天赋,再加上刻苦,高阳县文化馆要保送张铜彦上美校。
1972年底,部队到家乡征兵,虽然张铜彦一直想当兵,但只招收非农业户口学生的条件让他很伤心。一位征兵的领导听说他有艺术天赋,往那一坐就让他画像,谁承想,张铜彦不急不躁,即可就画,也就是这一张素描让张铜彦圆了参军的梦想。这样,一个身高一米四八、体重80斤的14岁孩子来到了部队。说起放弃保送,张铜彦说不后悔,走出去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广涉博取 练习书法的“八宝粥”理论
张铜彦开始了他的部队生活。新兵分配时政治处想要他去电影组放电影,可司令部却抢先把他放在了作战部门,主要负责军事标图。接触这项工作之后,张铜彦觉得写一手好字非常重要,从此开始练习书法。也就在那个时候,这个农民的儿子真正爱上了书法这门艺术。
一直以来,张铜彦都是自学。70年代部队条件艰苦,宿舍是钢架板房,夏天酷热难耐。休息时间,其他战友去看电影、打牌娱乐的时候,他就在闷热的宿舍里照着字帖临摹;每次外出,但凡遇到有书法的地方都会驻足研究;甚至一次上厕所时看到一片碎玻璃特别像魏碑笔画“捺”,他都捡回去照着练习。
张铜彦特别喜欢刘炳森的字,但是最初时刘炳森没有字帖,都是一些书刊题字或是报刊上刊发的作品。于是他就到新华书店,专门挑选有刘炳森题字的书买下来,回去临摹。1991年,张铜彦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者”,一路走来,这个荣誉背后的艰辛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练习书法,张铜彦走的是一条先广涉博取,继而走向专精的路子。他有一套“八宝粥”理论,认为练习书法要像做“八宝粥”那样,把各种原料放齐了,用慢火长时间烧煮才能色香味美。所以在最初摹碑临帖时,正草隶篆行诸体、多风格经典碑帖都有涉猎。在大量读帖临帖的过程中,张铜彦根据自身情况取舍,最终选定了隶书、行楷书作为主攻书体。张铜彦说,艺术和人生一样,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最终舍弃八九,留取一二,便水到渠成。他始终坚信,广博的吸收与传承才会有真正的创新。
自断仕途 提前14年退休专职研习书法
张铜彦在部队的事业正风生水起,24岁时任团业务股股长,32岁就当上了处长,是部队最年轻的后备干部,但他却选择了转业。因为转业后能干上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更接近梦想。
1992年,人民银行总行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正在创办《金融思想战线》杂志,需要一名美术编辑。张铜彦作为中央国家机关需要的特殊人才,经国务院军转办特批转业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事美编工作。“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可一想到做美术编辑和艺术有关,就动了心。”张铜彦说。
虽然从事美编工作,但张铜彦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间断,2002年12月,他参与创建了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并推荐为第一、二届主席。2008年,他率领团队把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推向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团体会员行列,并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
从美编开始,脚踏实地,张铜彦一步步晋升到司局级领导职位。然而,正当仕途如日中天时,张铜彦做出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的“取舍”。虽然人在仕途,可张铜彦会经常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聊艺术,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有日常事务缠身,文山会海,没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习书和创作。2004年,46岁的张铜彦主动向上级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提前14年办理退休。这一退,是张铜彦向书法家职业化之路迈出了勇敢、成功的第一步。
自甘寂寞 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张铜彦取得的成就可以说令人瞩目。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双年展”、“第八届、十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等;2008年,其隶书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榜书大展”一等奖。其巨幅隶书作品《苏轼词·赤壁怀古》被人民大会堂收藏;艺术成就分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法大典·中国书协理事卷》《共和国书法大系》等;出版有《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专辑系列·张铜彦作品集》《中国友联画院美术书法精品汇编·张铜彦卷》等。先后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被中国文联评为“送欢乐下基层”先进个人,并光荣出席第九次全国“文代会”。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与他的天分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在于勤奋。他现在每天都坚持早晨6点起床读帖、临帖、创作。张铜彦说。“临帖和读帖都很重要,读帖是临帖和创作之前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张铜彦读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从不取机巧,不仅读字本身,更去读字的历史由来,一笔一划的风韵传承,由何而来、由谁而来,在向外的拓展延伸中,取其变化精髓,再为己所取、所学。在临帖方面,张铜彦一直没有改变他的习惯,就是先用硬笔后用毛笔临帖。“虽然程序上更复杂、麻烦一些,但更能掌握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张铜彦说。
张铜彦本是一个不应寂寞,也不会寂寞的人,但他为了爱好和理想选择了寂寞。他的工作室也叫“静心斋”,“静心”也译“净心”,正如张铜彦所说,要想想走得更稳更远,就必须静下心来,耐住寂寞。
家乡我想对你说:
虽然离开保定多年,但对家乡的感情永远割舍不断。我爱人的老家也是保定,保定的水土养育了我,保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我。现在已经在保定买了房子,常回来住住,就想离家乡近一点,再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