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书外功 书内功 图说价值观 出版物 学生作品

重温《讲话》精神 坚定正确方向 书法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

发布时间:2012-05-20 16:12 浏览: 898

——在中国书协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2年5月19日)
张铜彦


       作为一名书法家和文艺工作者,能够参加“中国书法进万家——走进革命圣地延安”系列活动,机会难得,十分荣幸。同时,在革命圣地延安出席中国书协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更是倍感亲切,深受鼓舞。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是一篇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讲话》的一系列论述,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提出过的观点和见解,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宝库。70年的实践证明,《讲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财富。《讲话》对当前我国文艺的发展繁荣和文化强国的建设都具有“指南针”和“方向盘”的作用。
       举行纪念活动,重温《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坚定文艺的正确方向。我认为《讲话》最大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功绩是指出并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集中解决了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的结合问题,以及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讲话》尖锐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讲话》明确强调“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要求文艺家要重视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多年来,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广大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送欢乐 下基层》、《中国书法进万家》,感受生活,服务群众,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对照《讲话》精神,当前我国文艺创作中仍存在一些精神匮乏,内容空虚,脱离生活,价值倾斜,缺少信仰,境界低下的现象。特别是2011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的文章,尖锐指出了近年来文艺界存在的突出问题。联系我们书法界实际,同样也存在着少数书家和书法爱好者,远离群众,背离传统,投机取巧,盲目跟风,注重形式,以丑为美等不良现象。
       当前,我们纪念《讲话》70周年,学习《讲话》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坚定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服务方向,牢固树立“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核心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纠正文艺界存在的一些“浮躁、浮夸、浮浅”现象,大力倡导尊重传统,珍视传统,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努力做到无论写诗还是写字,都要让人民群众读得懂,看着美。一定要带着对书法艺术的爱,对人民大众的爱,对书法经典大师的爱来创作作品,多出精品,少出垃圾,要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努力争做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书法工作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