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书外功 书内功 图说价值观 出版物 学生作品

谈谈我的二十四字书法创作理念

发布时间:2020-12-04 17:52 浏览: 3825

张铜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理念。


       一、坚守传统经典


       坚守传统经典,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作为一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毫不动摇地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必须对此怀有敬畏之心。对先贤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古典碑帖,也要有敬畏心和认同感。这些大量的传世经典名帖和经典书论,博大精深,富有哲理,精美绝伦,百看不厌,代代相传,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作为新时代有致于书法艺术学习和研究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崇尚经典,师宗先贤,老老实实拜古人为师,向经典学习,去掉功利和浮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对传统古法的用笔、结构、章法等进行深入临摹和继承,在打下扎实的传统基本功后,再广涉博取,融会贯通,走向专精,写出自己的面貌和风格。历代书法大家都是走的先植根传统,再渐变出新的路子,唯此没有其它任何捷径可走。

       书法是有根的,可以有个性,但不能瞎任性;应该有风格,但不能无风骨;提倡有创新,但不能忘祖宗;鼓励有突破,但不能无功底。书法是中国的艺术,只能有“书”味,不可有“洋”味;书法是高雅的艺术,只能有“雅”味,不可有“臭”味。


       二、追求正大气象


       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国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千年的期盼在当代中国将变成现实,14亿中国人民从此将开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具有时代的使命和担当,需要我们为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提供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具有中国气度、中国风韵、中国精神和正大气象的书法作品。

       “书如其人”,“笔墨当随时代”。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辉煌昌盛,社会非常安定,国家十分强大的全盛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仅从艺术角度看,唐朝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富丽堂皇,造型美观,庄重大方,具有大唐王朝的正大气象;唐代的诗人如云,歌潮似海。有的雄壮豪迈,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清新自然,有的雄姿英发;唐代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代以后又一高峰。在篆、隶、楷、行、草各书体中都出现了勇于创新而影响深远的书家。特别是唐代楷书大家颜真卿,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法度森整,宽博雄健,厚重大气;行书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具有端庄、厚重、大气、雄浑和庙堂之气。颜真卿的书风正是体现了大唐帝国繁荣昌盛的气象和其本人厚德的品质与浩然之气。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时下的大多数人看到唐代的建筑、绘画、雕塑、陶刻、书法等艺术,还是赞不绝口,赏心悦目。这充分说明古人的经典作品没有过时,雅俗共赏、端庄厚重、大气磅礴的艺术作品还是深受专家称赞和群众喜爱。

       我学习研究书法四十余年,走的是篆、隶、楷、行、草多种书体,多种风格,先广涉博取,后逐渐收缩,再走向专精的学书之路。隶书以清代大家伊秉绶为主线,参以汉隶、篆书和颜楷的笔法;行楷取法颜真卿,以颜真卿《勤礼碑》、《自书告身帖》为主线,揉入赵孟頫行楷的结体、笔顺和连带;魏碑以北魏郑道昭《郑文公碑》为主线,揉入《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刁遵墓志》和颜真卿楷书等笔法、字法。三体均追求端庄、厚重、大气的书风。今后,我将在坚守传统书法经典,不断融会贯通的同时,进一步追求正大之风,庙堂之气,努力创作出与时代合拍,与大众审美一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具有中华民族正大气象的书法作品。


       三、面向人民大众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习近平总书记讲:“以为人民不懂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长青”。

       艺术首先应该是美的,美的东西大家都能接受,都会喜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轻易否定普通大众的审美能力。那种认为书法写的越传统,越像古人,越规矩,越漂亮,老百姓越喜欢,那就是美术字,就不是书法艺术;相反,字写的越狂野,字形越夸张,用笔越草率,越随意,章法布局越花哨,老百姓越看不懂,就越是艺术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正如一位当代著名书法家所讲:“许多作者创作书法时,写隶书的字形怪诞,写行楷的大都字形变形,写行书的更是字形夸张,都是对字形的极大破坏。因此,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我们不是去破坏,而是要好好学,还需要走‘回头路’,向历史要准则,向古人要方法,向碑帖要出路”。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书法艺术如果背离了传统,远离了群众,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书法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要自觉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始终坚持书法艺术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品内容和风格既要让老百姓认得出,又要让老百姓看着美,既要有法度,又要有个性,在遵循书法艺术最基本的创作规律和审美的基础上,努力创作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


       四、书写家国情怀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在新时代书写家国情怀”一文中指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生存生活与家国紧密相连,因此中国人爱国爱家,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深沉的心灵底色。文艺作为照亮国民精神的火炬,弘扬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生逢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结合新时代特点,深入认识个人、家庭和整个民族命运的休戚与共,通过有艺术感染力、思想穿透力的作品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传递振奋人心,团结奋进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们要“以古今经典传承家国情怀”,“以历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以时代精神焕发家国情怀”。要多书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书写格调高雅,含义深远,反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弘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24字中华传统美德的作品,多书写自律、崇德、向上、向善、勤劳、俭朴、和谐、吉祥,富于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内容的作品,多书写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真善美,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努力为我们共同家园和共同梦想传神写照、奋力书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