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书外功 书内功 图说价值观 出版物 学生作品

明确方向 坚定自信 增长知识 努力奉献

发布时间:2019-04-04 20:01 浏览: 1026

——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工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张铜彦


       继2018年8月中国书协在济南举办行业建设委员会工作培训班后,2019年4月中国书协在北京再次举办专业委员会工作培训班,充分表明中国书协分党组对行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本期培训班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行业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丰富拓展业务知识,提升委员会行风建设的学术水准;加强团结协作,搭建联系和交流的平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天的培训,收获很大,明确了政治方向,坚定了文化自信,增长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做好行业建设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听了徐粤春关于《习近平文艺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美学特征》的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文艺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同他历次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是对党的文艺理论的又一次丰富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深受教育和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深刻领会,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工作中。

       一是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作为新时代的书法工作者,不能仅埋头艺术,不关心政治。一定要紧跟时代,牢记使命,自觉把自身的艺术理想和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始终做到与时代同行。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真善美,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写积极向上的内容,创群众能欣赏的作品,做群众最需要和欢迎的事情,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书法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深入基层,扎根生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三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以精品奉献人民首先要静下心来,去掉功利和浮躁,深入传统,苦练真功,大胆尝试,勇于出新。尊重书法创作规律,坚持精益求精,抵制粗制滥造,努力创造出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高质量、高品位的书法精品奉献给人民。

       四是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坚持正确价值追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做到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不写,抛弃传统,远离大众,胡涂乱抹的作品不创。努力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德艺双馨艺术家。

       其次,听了罗安宪《中国文化精神概说》的讲座,对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文化的根本追求、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文化关于人的观念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是进一步加深了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二字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和谐”列在国家层面的第四位,充分说明了和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和谐应当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社会理想,它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特别协调和融洽的状态,包含了人、自然、社会和国家四个基本要素。万类共存、相依发展是自然的和谐,团结友爱、齐心协力是集体的和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朋友的和谐,琴瑟和鸣、互敬互爱是家庭的和谐,文明祥和、繁荣稳定是社会和国家的和谐。中国的发展依靠和谐,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和谐,世界的交流合作离不开和谐。因此,老百姓最喜欢请书法家创作“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的原因也在这里。

       二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理解,特别是提高了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和谐、合作、和平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追求,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正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追求。

       我们中国所谋求的是“和合”,是以“和”为基础的“合”,是通过“和”以达到“合”,是以和平、和睦为基础的合作,是通过合作以达成和平与和睦。

       三是进一步加深了中国文化关于人的观念的理解。作为真正意义的人,就应当严守自己的人伦操守,不仅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要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

       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根本就在于懂得并履行人和社会责任。强调个体对于社会、对于团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书法家和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我们不仅要会写字,而且还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要带头以高远的志向、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为社会和书法行业的行风建设做出表率与贡献。

       第三,听了刘绍刚《简牍帛书与金石文字》的讲座,使自己对碑学与帖学之争、汉碑与简牍帛书、战国金文与简牍帛书、铭刻体与手写体的优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今后在书法学习中如何处理好学碑与学帖的关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我认为,碑有碑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帖有帖的长处,同样也有短处。碑沉着、端厚而重点画。学碑的人写出的字刚劲古拙,有筋有骨;帖稳秀、清洁而重使转,学帖的人写出的字飘逸灵动,有血有肉。学碑的应取帖的长处,补碑的短处,学帖的应取碑的长处,补帖的短处。学习碑与帖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书最好走碑帖结合的道路。

       刘绍刚研究员讲的“清代金石学的复兴,成就了邓石如、伊秉绶等篆隶大家的崛起。他们在篆隶上的造诣大大超越了前人”这一观点,再次证明了我主攻隶书取法伊秉绶的正确,也更加坚定了我把伊秉绶隶书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听了吉狄马加《关于人的文化修养以及我所理解的书法》讲座,使我对书法学习创作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字内功与字外功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每个人在创作中总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这其实非常好,但关键是看你对书法经典中共性的表达有多少,如果没有传统经典的共性,或共性太少,那是不会被业内认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在书法共性基础上,能表现出自己一点点个性,那才是高级的。如果片面强调创新,不注重追摹古人,就难免基础不牢靠,功底不扎实,用笔不到位,而被人讥为“野狐禅”。

       书法是有根的,可以有个性,但不能瞎任性;应该有风格,但不能无风骨;提倡有创新,但不能忘祖宗;鼓励有突破,但不能无功底,书法是中国的艺术,只能有“书味”,不可有“洋味”;书法是高雅的艺术,只能有“雅味”,不可有“臭味”。

       书法是中国汉字书写的独特艺术,是历代传继下来的一门古老精湛的学问,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明气质的象征。一个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书法强调个人修养,包括文化修养、审美情操等。书法家不能仅会写字,还应对音乐、美术、建筑、历史、哲学、文字、篆刻、诗联等知识都要涉足。历代书法大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学识修养、艺术修养和品德修养,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字外功夫,才能在书法艺术上走得更高更远。

       第五,陈洪武书记在中国书法家协会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对各团体会员单位和驻会干部提出的三点要求,立意高远,饱含深情,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导向性、针对性和原则性,对增强驻会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风清气正的书法行业新风,对于开创新时代中国书法事业的新格局,必将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的一员,一定按照陈洪武书记的要求,在书法行风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努力做出贡献。


                                                                                                                                  2019年4月4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