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书外功 书内功 图说价值观 出版物 学生作品

张铜彦论书谈艺

发布时间:2016-05-12 17:50 浏览: 837


字为心画  书如其人


       中国历代评书者都说,“字为心画”、“书如其人”。如:西汉扬雄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我认为他们讲得有一定道理。因为书家的书法创作与风格,是与作者本人长期所工作、生活的环境、人生的阅历、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审美追求有着很大关系。书家对书法艺术的学习、探索和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书家人生阅历、个人性格气质和审美追求修炼升华的过程,更是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反映和体现。

       比如,北方的山雄浑,南方的山秀美;北方有辽阔的大草原、大沙漠,南方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北方人性格粗犷豪爽,南方人性格细腻柔和。比如,北方唱戏热闹喧天,有些剧种干脆是"吼"出来的,如秦腔。南方唱戏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北人唱歌苍凉、悲壮、凝重、悠远;南人唱歌轻快、玲珑、婉转、亲切。

       因此,北方书家的作品多给人以厚重雄浑之美,南方书家的作品多给人以娟秀灵动之美。


书法作品的书卷气由何而来?


       书法作品上的书卷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为一靠书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长期积累的丰富学养和文字之功;二靠书家长期临习继承历代书卷气书家经典作品所具备的功力,二者缺一不可。比如,杜甫是“诗圣”,就非“书圣”,惟博学而善于吸收传承历代大家经典之笔法者,才能创作出带有书卷气而品质高雅的书法作品。


要学会舍与得


       俗话说:不怕样样会,就怕一招鲜。一招鲜吃遍天,样样会活受罪,贪多嚼不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精力发挥更大效能,干成更大事业,就必须学会舍得。敢于舍弃一些才能得到更多一些,只要回报不想投入,只要收获不想付出是不行的,面面俱到,贪大求全更是不行的。我46岁提前14年主动申请从副局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就是为了舍掉仕途,专门从事书法艺术和书法事业。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当年的弃官从艺,就不会有我现在的书法事业;如果没有早些年下决心放弃美术、篆刻和摄影,就不会有我现在的书法成就;如果没有放弃篆隶楷行草五体中的篆和草,也就不会有我今天的隶书、行楷和魏楷。


学书法首先要学做人


       俗话说,“字如其人”。做人要正直、诚实、忠厚、率真,说通俗些就是人缘要好。一般来讲,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人要做好,字也容易写好。就算你的字好,如果人品不好,也不会有人喜欢挂你的字。

    

学书法要有真功夫


       做人、做事、做学问一定要脚踏实地,不图虚名,要学真东西,要有真本事。好比杂技和体操运动员表演比赛,如果没有真功夫,或者功夫不到家,肯定要在关键时刻出问题、掉链子。书法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和丰富的学养做支撑,你就不会出好的作品,更经不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怎样做一个人民艺术家


       想做人民的艺术家,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坚持正确导向,大力传递正能量。

       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必须要牢记爱国为民,践行崇德尚艺,经常深入基层,文化惠民服务,了解地方民俗,汲取丰富营养,增进人民感情,激发创作灵感,多创书法作品,努力回报社会,文学艺术相通,学习交流提高。


学我者死  判我者生


       有学生在学或想学我的隶书,我对他们讲:李邕曾说:“学我者死,判我者生。”学书法一定要取法呼上,师宗先贤往上追。写篆书应先学学秦篆,写隶书应先学学汉隶,写楷书应先学学魏楷和唐楷,写行书应先学学《圣教序》、《兰亭序》,写草书应先学学章草、《十七帖》和《书谱》,然后再往下走,近代人的作品也可从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你的起点才能高,成就才会大,你的作品才能有传承,有创新,才更有生命力。


学书法要先广涉博取,后走向专精


       广涉博取就是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多种风格都要学习,摸清书体发展脉络,广泛吸纳传承,打好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如同小学、中学的语文、算术和数学、化学、物理、英语、地理、历史、政治都要学,为进入大学打好基础,进入大学后就要专攻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通,样样都精。学书法也是一样,要先在广涉博取的基础上最后走向专精。欧阳修青年时代诗、文、书、画样样都学。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于是他便专攻诗文,最后成了大家。历代书法大家,其实他们诗书画印都有涉足,也都有水平,但真正让后人认可或记住的就在某一两方面。比如,一提王羲之就是他的行书,一提怀素就是他的草书,一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就是他的楷书。


学书法一定要学会四法


       学书法必须要掌握字法、笔法、墨法、章法。字法就是要把字的结构安排得严谨、匀称、美观;笔法就是要会执笔、用笔,无论侧锋、中锋、使转等点线质量要高,做到有筋、有骨、有力度;墨法就是要掌握墨的浓、淡、干、湿,虚实变化,使其有血、有肉、有精神;章法就是要整体行距、字距部局得当,疏密有度,看上去清新爽朗,如果掌握好了这四法,就不愁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美的几大要素

       一要结体美。就像宏观看人的身体比例,身材要好(像舞蹈演员);

       二要点画美。就像微观看人的五官结构,长相要漂亮(像影视演员);

       三要线条美。用笔中锋为主,侧锋为辅。就像看人的骨骼肌体,十分健壮,要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像运动员);

       四要墨色美。用墨浓淡变化,虚实相间。就像看人的神采,要有气质、有精神(像新闻主播);

       五要章法美。布局讲究,有呼有应。就像观阅兵方阵,看团体操表演;

       六要装裱美。讲究色彩搭配与形式变化,使作品高贵典雅。就像房屋装修、穿着打扮。


学书法要融会贯通


混血孩子漂亮,

嫁接水果好吃,

八宝煮粥味美,

杂交水稻高产,

混和音乐好听,

杂揉书法耐看。


功到自然成


好酒是酿出来的,

好钢是练出来的。

好歌是唱出来的,

好字是写出来的。


学书秘诀


       一要有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要苦练巧练(苦练出真功,巧练出奇效);

       三要选体择帖(正草隶篆行,先选一种书体,再选经典碑帖);

       四要读帖临帖(先读后临,读帖练心,临帖练手);

       五要多写大字(大字出笔力,能大就能小);

       六要学创结合(活学活用,学用结合);

       七要广涉博取(丰富营养,融会贯通);

       八要走向专精(扬长避短,写出个性,独树一帜)。


学书要碑帖结合


       学书要走碑帖结合的道路,仅写帖不宜写大,容易写飘,缺筋骨;仅写碑不宜灵动,容易写板。既写碑又写帖,碑帖结合有筋有骨有血有肉,不怕写大,刚柔相济。


写正书


       写正书(篆隶楷)要结体严谨,用笔精到。书写时要心平气和,心静如水,旁若无人。如径走比赛,如打太极拳,不急不躁,不激不厉。

       写楷书时要想着行书的游丝连带,可以自然把楷书写活,写行书时要想到楷书的结体和用笔,可以强筋壮骨,避免飘浮。



写书法最好能写大字


       一是写大字能更好地练结体和用笔,能使结体更加严谨,用笔更加精到,能写出力度,能写出变化,悬肘悬腕能将全身力量用于笔尖;二是现代 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愿悬挂和欣赏大字,看得清楚,看着不累,易调节神经,易使人心静;三是能写大对联、题大牌匾,能创巨幅作品。


书法结体第一,用笔第二


       结体好比人的身材和五官,身材和长相不好,你在化妆打扮都不自然,因此字的美观首先要在字的间架结构上下功夫。当然用笔也很重要,不可或缺,仅有好的结体,没有好的用笔,就像大楼只有主体,没有装修,就如人骨瘦如柴。线条与点画的丰富变化及深厚功力能写出筋骨血肉之感,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学书不能单打一


       中国书法正草隶篆行五种书体的发展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如同人的传宗接代,有遗传基因,有血缘关系。书法也一样。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演变发展的;楷书是在隶魏基础上演变发展的;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的;章草是在草隶简帛基础上发展的;今草是在章草基础上发展。因此,写隶书一定要学点篆书,学唐楷一定要写点隶书和魏碑,写行书一定要写点楷书,写今草一定要写点章草,写章草一定要写点简隶。


学书从何种书体学起?


       一是如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最好从篆书起步,按照五种书体的发展演变顺序依次学习,广涉博取,走综合型学书之路;二是先从楷书学起,古人讲“楷立行走草奔”,学书如小孩学走路,要先练爬再练站,再学走和跑,也就是先学楷书,再学行楷和行书进而学习草书,扎扎实实打好楷书基本功,好比画家一定要练好素描、速写基本功。如中老年人也可根据自己的性格、审美和喜爱选择主功书体,但其它书体也要涉足,并从中吸取营养。写楷书不一定要写草书,但写草书和行书一定要写楷书。


学楷书我最喜爱唐楷颜体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成熟期乃至顶峰。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我最喜欢颜体楷书。一是颜真卿刚正不阿,忠贞不二,一身正气,精忠报国;二是颜体楷书端庄厚重,笔力沉着劲健,结体宽博开朗,气势磅礴,有筋有血有肉,一派正大气象,古人云:学楷当学颜。印刷体正宋就是从颜楷借鉴而来(党政机关的招牌、重要会议的会标、报刊杂志的要闻标题多用正宋体);三是写颜能写大,越大越浑厚,越有庙堂气;四是颜体生命力很强,好比O型血,哪种书体都可以往里揉。


学书法要苦练加巧练

       书法艺术本身是一种技能。艺术院校几年能培养出一个画家,培养不出一个书法家。书法没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修炼是出不了好作品的。学书法除了要学习文字、历史、文学等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掌握书法技能。书法家与歌唱家一样,首先要有好的唱功和笔墨功夫。又好比体育比赛单双杠和鞍马项目,功夫不到肯定要掉下来。因此,必须狠下苦功,持之以恒,长年刻苦读帖临帖,练就扎实基本功。学书法仅苦练不行还要巧练,即会用心用脑去练,常琢磨,善总结,勤观察,多交流。只有用心动脑去练,才能事半功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


首创作品最好先打小样

       创作新内容、新幅式的书法作品,创作前最好打一样稿。一是根据确定的作品尺寸、内容和幅式精心设计章法布局;二是把书写的内容,把每个字的繁体字写准,并安排好结构以及字的大小变化。好比建筑要有图纸,作战要有预案,做到有章有法,胸有成竹。


好作品要有好内涵

       一首好歌首先要好听,即:要有好的曲调;第二要有好的演唱,即:要有独特的演唱风格;第三要有好的歌词,即:能打动人,鼓舞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也是一样,即:第一要好看,百看不厌,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要有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雅俗共赏,在继承传统到位基础上又写出自己的味道,与别人不雷同,让人印象深刻;第三要有好的书写内容,即:用积极向上的内容鼓舞人,用富有哲理的内容教育人,用赏心悦目的内容陶冶人。

       个性太强的作品受众面太窄,不易传播;只有通俗大众化的作品才能被更多人喜欢并流传。


学书四阶段


            广涉博取阶段(即:中小学阶段)

            收缩定位阶段(即:大中专阶段)

            杂交创变阶段(即:硕士研究生阶段)

            理论学养阶段(即:博士、博士后阶段)


学用一枝笔


       用一枝笔既写正文大字,又写落款小字好。用一枝笔题款,也就是用大笔写小字,写出的线条粗壮有力厚重,特别是能使正文字与题款字用笔味道比较协调和谐。


学书法讲求战略战术


       学书法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你如果把书法看得神乎其神,看得高不可攀,你就会被它所吓倒。相反,如果你把它看得很容易,认为谁拿毛笔都能写,甚至认为不用读帖临帖就能写好,认为书法不是练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只要字外功夫深就能写好字,都是不对的。学书法必须要长期苦练,必须要去动脑子悟。


取法乎上


       学书法要取法乎上,追根求源,师宗先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大批传统经典书法之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古人起点高,能学到真经和精华,不会走弯路。如果从当代人学起,起点不高,容易学死,不易写出自家面貌。你再写像,也只能是某某第二。


人生感言


       一生要有一个好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心静如水,与事无争,知足常乐);

       一生要有一个好身体(身健为福,身健为本);

       一生要有一个好手艺(不怕样样会,就怕一招鲜);

       一生要有一个好人缘(养德泽福,德善致远);

       一生要有一个好家庭(家和万事兴)。


创作三意识


       第一要有服务意识。书法艺术应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书法作品要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做到雅俗共赏。

       第二要有整体意识。一要用心选内容:积极向上的内容鼓舞人,富有哲理的内容启迪人,赏心悦目的内容陶醉人,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的欣赏对象,选择合适的书写内容;二要精心打样稿:新创作的内容应逐个研究设计字的结构,通篇考虑结体、用笔变化和章法布局;三要选择好书体和材料工具: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内容,应选择合适的幅式和书体风格进行创作,同时也要选用最佳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第三要有精品意识。书法创作一定要认真对待,应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创作,做到全神贯注,心平气和,力戒浮躁,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创作出的作品力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做到自己满意、专家认可、群众喜欢。


搞艺术不能单打一


       书法家不能仅会写字,还应对书法理论、音乐、美术、建筑、历史、文字、篆刻、诗联等知识都要涉足;诗人也不能仅会写诗,诗联之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天文、地理、艺术等知识也要知晓;书法理论家不能仅会写文章,书法临习、创作也要实践,不然写出的东西容易空洞乏味,没有说服力。


静心斋中写正书


       晚清书论刘熙载《书概》中指出:“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又说:“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祥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本人四十余年学书,先广涉博取,后走向专精。根据自己长期工作、生活的环境、人生阅历、气质审美,最终选定了隶书、行楷书作为我的主攻书体。在静心斋中写我胸中大隶书、大行楷,力争写出静气、大气、禅意和庙堂气,更要写出中华民族正大气象。


积健为雄


       刘氏《书概》中说:“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又说:“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作为一名有二十年军龄的老兵和北方汉子,自然喜欢并书写“雄健”之书风,当然也要见贤思齐,努力从“温雅”书风中汲取营养,增加秀美和灵动。


学书法完全可以自学


       中国历史上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书法院所和科班,很多写字好的人甚至书法大家也没有上过什么科班。他们都是拜名家为师,拜古帖为师,专心致志,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读帖、临帖和创作而成功的。

       学习书法很方便,只要准备一点儿纸张、毛笔、字帖、画毡、墨汁就能练习和创作。上述条件不具备时,还可以读帖,用手比划,用心揣摩,用心默记,用心来写。当然,如有条件拜名师、入科班,系统学习,言传身教,走些捷径,少走弯路更好。


学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朝历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书法名家,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佳作,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就是靠一代一代后人传承、延续和发扬的。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抱着对祖先尊重,对自己和后人负责的态度,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传续下去,这是全体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全民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因此,在全民中特别是在大、中、小学普及书法知识十分必要,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写好中国字。


我的时间去哪儿了?


      作为金融书协主席,我要认真履行协会“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责;作为书法家,我要认真读帖、临帖、创作;同时,我还要了解与书法相关的音乐、美术、建筑、历史、地理、文字、篆刻、诗联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对书法学习、创作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学习研究书法理论,写些“论书谈艺”,用于教学和指导书法实践;还要积极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金融文联“送欢乐下基层”、“中国书法进万家”及采风慰问活动,当好文艺志愿者;还要以文会友,笔会交流;还要挤出时间锻炼身体,治疗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还要与家人团聚、出行,增强家庭凝聚力。


主攻正书的书家一定要写点行书


       学书有篆、隶、楷、行、草均通者,也有专攻某一、二种书体者。特别是专攻正书(篆、隶、楷)的书家一定不能仅会写某一体正书,而要在写精正书的同时,多写些行楷书或行书,这样才不会把正书写死,相反还能激活正书。

       因为正书结字非常严谨,用笔十分精到,多以中锋为主,笔画之间基本没有游丝连带。学书如人学走路,仅学会爬行和站立,不会行走甚至奔跑,可想而知这个人的四肢必会僵硬,更不可能跳出优美的舞蹈。书法也同样,如果仅会写正书,不会写行楷和行书,你写的正书必会呆板,没有灵动。要想把正书写活,写灵动,一定要在写好正书的同时,多写些行楷和行书。写碑的书家也是同样,一定要在写好碑的同时,多写点儿帖,这样可以治板、写活。


学颜体不宜从《多宝塔》入手


       学书法首先要选书体,选定书体就要选碑帖,选碑帖一定要选书家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这样不宜走弯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学颜体的人多喜欢颜真卿楷书的端庄、厚重、雄强和庙堂气。有些老师喜欢让学生学颜从《多宝塔》入手,我认为学颜应从《勤礼碑》入手。

       《多宝塔》是颜真卿44岁时写的作品。由于是早年手笔,颜体那种端庄、厚重、雄强、大气的书风尚未形成,好比十多岁的孩子发育还未成熟。尽管《多宝塔》结字比较规整,但无论从字形、线条的筋骨血肉和丰富的变化都远比不上《勤礼碑》。

       《勤礼碑》是颜真卿71岁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有筋有骨,有血有肉,且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书中的代表作。其后所书的《自书告身》帖更是书家晚年的杰作,无论在结体、用笔和章法、墨法的变化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加进了行的笔意,使作品更加率真、自然和灵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因此,学颜的书家和爱好者最好从《勤礼碑》入手,进而学习《自书告身》或《麻姑仙坛记》等较为成熟和典型的作品。


写小楷最好从写大楷入手


       因为小楷与大楷的结体、用笔是基本一致的。先写大楷容易更好地体会字的结体、用笔、用墨各种变化和锻炼笔力,使初学者容易提高控笔的能力,然后写小楷才能有规矩。

       一般情况下,能写大字就可写小字。如果一开始就从小楷写起,则不易掌握字的用笔、用墨变化,更易犯飘浮软弱之病。清蒋和《书法正宗》中说:“初学先宜大字,勿遽作小楷,从小楷入手者,以后作书皆无骨力。”松年《頣园论画》亦谓:“书家入手,先作精楷大字,以充腕力,然后再作小楷,楷书既工,渐渐作行楷,由行楷渐渐作草书,日久熟练,则书大草,……”

       写大楷应从唐碑入手,因为唐代楷书最重骨力,亦最端庄,无论从用笔、结字、体势等都达到了成熟顶峰的地位,出规入矩,法度森严,为法胜之书,故特别适宜于初学者入手,只有将唐楷写到端庄、严谨、劲健时,然后再回归到魏晋人小楷,这样才能写出神韵和骨力。


关于书法名家的思考


       我认为书家的成名有几种类型:

       一是靠官员抬举而出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并称之为“天下第一”。其实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并不比王羲之的《兰亭序》差,因此,只好称为“天下第二”。再比如某当代书家的小楷写得不错,被某中央领导称为“天下第一小楷”。其实比他写得好的书家还有很多。

       二是靠书家所处的地位和级别而出名。比如一些书家因所处的部门、岗位特别重要而被重视。还有一些将军、部长、书画组织的主席等也因此被推崇。

       三是靠各种媒体评论家的大力宣传而出名。

       四是靠书家的实力在各种书法大展赛中入展获奖而出名。

       五是靠投机取巧,送礼、代笔获得“荣誉”而出名。

       六是靠深厚的功力和广大人民群众认可而出名。

       我认为,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写出自己的个性,且被广大人民群众和专家认可的书家才是真正的名家。

上一篇 下一篇